加入收藏
  关于我们
  本站服务
首  页 | 景点荟萃 | 旅游新闻 | 旅行知识 | 荆楚文化 | 风景壁纸 | 实用查询 | 企业会员 | 地接湖北 | 旅游论坛 |
线路大全| 优惠信息 | 机票超市 | 酒店预订 | 人才招聘 | 导游天地 | 自驾车 | 旅游经理人| 户外运动 | 咨询留言 |
武汉旅游 | 宜昌旅游 | 荆州旅游 | 襄樊旅游 | 恩施旅游 | 十堰旅游 | 神农架旅游 | 荆门旅游 | 咸宁旅游 | 旅游导航 |

红坪画廊景区
  位置导航: 首页>>导游>>精彩导词>>红坪画廊景区

 (线路:野马河-小天门-红坪-古犀牛洞-柏杉园)  流泉叠瀑-野马河  野马河叠瀑景观是我们今天要到达的第一站。野马河长3公里、宽20米,系常流水。传说古代河畔有野马生存,得名“野马河”。  在野马河的上游,新开辟有旅游漂流项目。这里水流平缓,坐上五颜六色的橡皮游艇,顺流而下,小小游艇水中流,巍巍青山两岸走,可让人享受到在在自然中放纵自己的快乐。  野马河出露的地层是神农架最古老的地层,被称作“神农架群”,这 些地层形成于距今约19-10亿年的时候。野马河地层是神农架群的上亚群部分,主要由灰岩、白云岩、页岩组成,由于地层出露十分典型,又被命为“野马河组”。全组厚1369米,由块状、中厚层状、条纹状白云岩与含叠层石白云岩组成。叠层石有野马河约鲁沙叠层石、野马河贝加尔叠层石,自下而上表现出泥质成分与同生碎悄减少,石英沙粒与硅质增多的特征。野马河河床中的硅石在流水的冲击下,变得洁白光亮。流水在石层上跌落成层层瀑布,势如奔马,十分壮观。  野马河瀑布的下游是一座看起来不太起眼的桥。这座桥名叫“继和桥”,为什么叫继和桥呢?据说是当年为保证通车时间,一个叫阮继和的石匠在施工条件十分原始的情况下,只用了18天就架起了这坐桥。阮继和是湖南邵阳人,19岁学艺,专事石工39载,1962年参加开发神农架的公路建设,1969年,凭多年架桥经验,为209国道野马河架起适合山间省工、便料、安全、耐用的石拱桥。虽患胃溃疡、心脏病,仍抱病上岗不离工地,直到病危入院,也不忘关心建桥进度和质量。为了纪念他,在他去世后,就将这座桥命名为“继和桥”。  天门揽月-小天门  离开野马河叠瀑,很快我们就来到被称之为“天门揽月”的小天门垭。小天门垭位于神农架田家山。有“龙脊峰”、“凤翅峰”、“酒壶峰”三峰。龙脊峰似一条长龙滚动,凤翅峰像彩凤飞鸣,酒壶峰卡于龙凤两峰之间,壶颈细尖,壶底微圆。  清晨,当峡谷还是灰蒙胧暗淡的时候,挂满珠露、淞雾的小天门垭最先领受到阳光的抚慰。到皎洁的月夜,月亮顺着小天门垭徐徐升腾,来到三山峰顶,一月三变:月头每逢初四五,月牙倒卧,叫“支玉锅”;月尾二十五六,玉身背弓,又叫“捧玉簪”;月满如镜的十五前后,平润无缺,又叫“美人镜”。这一月之中月景三变,总称“天门揽月”。只有不辞劳苦,暮登远山,深夜披露的有心人应时而至,才得独享其美。  传说很久以前,月亮行至小天门垭上空,月老窥山中林木茂盛繁密,前所未见,前所未闻。忙问所以,才知是老神农兴植。月老感概万端:我月老身在月宫,种树万载,历尽千辛万苦,熬得两鬓斑白才种出一颗弯腰不才之树。想那神农为下界药仙,竟造出这样的林海,真是值得求学三分。从此,月行至小天门上空,必停三分。因此小天门垭也有“停月峰”之称。

峡谷画廊-红坪
  乌龟石-定剑岩-昭王剑-方槽峡-映伞潭-天井洞-仙女峰
  离开小天门,我们就进入峡谷画廊红坪。红坪原名乌龟石,传说周昭王第一次伐楚时,路经神农架,神龟拦住去路,迫使昭王退走后,神龟变成一巨石,长卧于此,故而得名。红坪如一条狭长画廊,绵亘15公里。奇峰峭拔攒簇,像泼墨画挂在清溪两边,其中有七岭、十八峰、四寨、八岩、九石、六洞、三瀑、七河、五潭、四桥。
  红坪胜景自杉林浓郁的长杉坝始,至巍峨壮丽的红旗岩止,多为峭石奇峰。长杉坝坐落于东西沟上。坝西绝壁叫“定剑岩”,嶙峋横插,与溪水成“丁”字形,临空净壁上有一根花“石桩”,像一把破壁宝剑,插在峭崖正中,剑柄“雕纹”,残缨系缠,一目了然。石桩也叫昭王剑,传说昭王斩龟不成,神龟动怒,用龟壳把剑震抛长空,飞落入岩。东西沟两股溪流,绕过宝剑岩,进入一道方形石槽,叫“方槽峡”。峡吐一小瀑,落入一小潭,景色幽静别致,潭两边各立一海螺状怪石,石上劲松四逸如伞,倒影潭中,小潭故叫“映伞潭”。从“映伞潭”边,进“华中层脊神农架远古人类旧石器遗址”的大门后,我们就到了谧静安详的“天井洞”,洞口青草如万千璎珞飘垂,内有一口通天透亮的竖洞,形似天井,又称“天井院”。“院”内青苔嫩绿,如铺毡绒,柔软舒适。每当太阳落山之时,五彩霞光从天洞透入,斜映在潺潺暗溪上,金波闪动。天井洞洞口正对“仙女峰”。其峰如轻歌曼舞的仙女自九天飘落,线条清雅,形态如生。正好与“宝塔峰”、“莲花峰”、“层楼峰”相对。夜深更静,“仙女峰”追随月后,好象要登天摘取明月。因此,红坪又有“仙女摘月”的传说。
  石器遗址-古犀牛洞
  美丽的红坪画廊,还是远古人类适宜居住的地方。
  1995年12月17日,王家贵追赶野猫,钻进离他家不到100米的一个小山洞,在洞内发现了一颗自己从未见过的巨大牙齿。王家贵将这一情况向有关部门作了汇报。文物工作者在淤泥里发现了一具较为完整的巨型动物遗骨,人关至尾长约12米。为了方便研究,他们取下一小段颚骨,上有4颗牙齿,其中最大的一颗长10厘米。
  1996年3月11日,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派助理研究员武仙卒等来到神农架实地探查。他们在证实洞内存留着大量动物化石的基础上,还发现了部分旧石器。并通过对现场环境的观察,认为发现现场有着古人类居住的极为有利的条件。
  1996年11月,中国科学院和国家文物管理部门正式下达批准文书,并委派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我国著名考古专家王善才教授为神农架古犀牛洞考古队领队。11月11日,王善才副食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武仙卒、李文森、陈安宁等奔赴神农架,经过短暂的筹备,于11月23日开始对古犀牛洞进行发掘。
  在一个半月的时间里,出土各种古动物化石和旧石器实物1000多件。王善才教授认为:在神农架这样的高寒地带发现远古人类的活动遗址意义十分重大,并将此洞定名为“华中屋脊神农架远古人类旧石器遗址”。神农架于是便成了从云南到湖北到陕西再到北京这条古人类活动遗迹连续性链接上又一颗耀眼的明珠。化中屋脊神农架远古人类旧石器遗址具有区别于其它已发现的古人类活动遗址的突出特点。在我国其他地方发现的古人类洞居遗迹,大多为单洞,最多的也只有两个洞口。而神农架远古人类遗址却有高3-5米的洞口达5个之多。山洞所在地十分开阔,洞口均向阳、日照时间充足,神农架古人类充分利用了这一优越条件,居住和生活有了很大的分区性,古器与丢弃的动物遗骸相对集中,分别分布在不同的洞穴中。
  在古犀牛洞旁,布置有化石和石器展室。在出土的动物化石和骨骼残骸中,有犀牛、大熊猫、野牛、斑鹿、水鹿、剑齿象、猕猴、豹、狼、獐、麂、豪猪、竹鼠、羊、熊等。犀牛有8个以上的个体,剑齿象有6个以上的个体,其中有年长的、年幼的、大个体、小个体,十分丰富。出土的旧石器有20余件,有砍砸器、刮削器、砸击石锤和雕刻器以及石叶、石片等。旧石器大多以黑色燧石为原料,也有少量以石英砂岩为原料的,多用锤击法加工而成。
  出土的大量剑齿象、大熊猫遗骨化石表明,神农架远古人类以古熊猫和剑齿象为代表的古动物作为丰富的食物来源。神农架古人类打制的旧石器,使用燧石、石英砂岩,这与汉水流域、长江以南的旧石器以砾石器为主有着鲜明的区别。考古发掘说明在远古的时候神农架不仅有人类活动,而且创造了属于自己的文化。


部分文章来源于因特网或报纸媒体,如有版权问题,请及时通知我们删除或更正。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诚聘英才 |  站点地图 |
Copyright 2003-2004 湖北旅游咨询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