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关于我们
  本站服务
首  页 | 景点荟萃 | 旅游新闻 | 旅行知识 | 荆楚文化 | 风景壁纸 | 实用查询 | 企业会员 | 地接湖北 | 旅游论坛 |
线路大全| 优惠信息 | 机票超市 | 酒店预订 | 人才招聘 | 导游天地 | 自驾车 | 旅游经理人| 户外运动 | 咨询留言 |
武汉旅游 | 宜昌旅游 | 荆州旅游 | 襄樊旅游 | 恩施旅游 | 十堰旅游 | 神农架旅游 | 荆门旅游 | 咸宁旅游 | 旅游导航 |

神农坛风景区
  位置导航: 首页>>导游>>精彩导词>>神农坛风景区

 今天我将带领大家游览距木鱼镇6公里的神农坛景区。神农坛景区是供游客们寻根问祖的场所,景区将远古的神农文化与原始古老的珍稀树木融为一体,展现了人类认识植物、利用植物的历程。
  神农坛风景区是由
经营和管理。209国道穿境而过,地势自西向东倾斜,景区四周群峰争奇,纳群山之气,容百川之灵,自然风光优美秀丽。它由绝壁神像、古老植物园、千年杉王、神农坛、篝火晚会五个景点组成。
  [导游线路] 绝壁神像---->古老植物园---->千年杉王---->神农坛---->篝火晚会
  【
绝壁神像----小当阳】
  在进入神农坛景区之前,请大家下车观赏一下小当阳绝壁。小当阳绝壁迎面矗立在神农坛的对岸,高400多米。绝壁上由于风化剥蚀,呈现出形似奔马的图案,仔细观察,又像是一幅中国地图。
  更为奇特的是,当我们找准角度观察整体山岩的时候,一座活生生的神农氏天然雕像出现在我们的面前。他头挽发髻,精神矍铄,披肩迎风,一手扶膝,一手扶剑,神态庄严祥。这座天然的神农像是在神农坛建起之后才发现的,印证了此地确实是一充满灵气的地方。
  1932年,鄂西北苏区和巴兴归苏区的红色武装到木鱼坪整编东下洪湖时,曾有一部分在这里驻扎。附近的教场坝,是清朝嘉庆年间白莲教起义军练武习教之地。
  现在这块绝壁除了观赏之外,还是攀岩爱好者进行绝壁攀岩的好地方。神农架旅游总公司已在此地成功举办过二次惊险、刺激的攀岩比赛。
  【
植物大观----植物园】
  进入神农坛景区大门,沿石阶而上,就步入了古老植物园。植物园致力于集中保存、繁育神农架石老、珍稀、濒危的特有的植物物种。可供观赏的主要乔木有国家1级保护植物珙桐,2级保护植物香果、连香、银杏、银雀、领春木、鹅掌楸,3级保护植物秦岭冷杉和木质坚硬的马铃光、铁匠木等200多种。在这里,您可以为古老、珍稀植物的繁衍出一份力,出资领养您喜欢的每一种树,植物园的工作人员会将您的名字刻在石牌上,立在树旁,并每年给您寄去树的照片,说明树的生长情况。在这里,由植物园工作人员指导,您还可以种植“恋人树”、“夫妻树”、“成材树”,这些都是很有意义的纪念活动,既为美化自然作出了自己的贡献,又为自己的精神生活增添了光彩。
  植物园内开辟有花卉盆景园,有神农架杜鹃、芍兰、腊梅、紫荆、枸杞、黄杨和铺地柏等到,如果您感兴趣,可购一些回去美化自己的居室。

 【珙桐】珙桐是一种古老的孑遗植物,在第四纪冰川侵袭之前,它的家庭在地球上也曾繁盛一时,但如今只剩下孤零零的一属一种。是国家一级保护植物。珙桐专爱与名山结缘,在神农架、张家界、峨眉山、梵净山都能见到它美丽的身影,开花时满山皆白,美丽而壮观。珙桐是落叶乔木,最大的可以长达到30多米高,它的叶子近于圆形,叶片背面长满了许多水浅黄色或白色的粗毛。与珙桐结伴而生的还有一个变种叫光叶珙桐,除叶片背面没有粗毛外,其它的特征都与珙桐十分相似。珙桐的果实在10月份成熟,看上去像未熟透的野梨,种子的皮十分坚硬,甚至用榔头都难敲碎。
  珙桐是特产于我国的树,但它的拉丁文名称中,却出现了一个外国人的姓氏大卫,这得从100多年前说起。1860年,32岁的法国神父大卫来华伟教,这是一位植物爱好者。在北京传教的3年时间里,他采集了大量的标本带回法国。当1868年他再次来到中国后,经过长1年时间的跋涉,到达四川青衣江上游的宝兴地区,在那里他发现了当时世界动物学家闻所未闻的大熊猫,也目睹了西方人从未见过的美丽树木珙桐。珙桐生在枝条上的巨大白色花朵,犹如悬挂着的一张张手帕,在微风轻拂下,又像白鸽在拍打着双翅,这使他惊讶不已。当大卫再次回到法国,他的发现立即震动了西方世界,大卫也由于发现了珙桐而迷恋中国,最后于1900年老死于福建。为颂扬他在发现珙桐上的重大贡献,西方植物学家在给珙桐确定拉丁文时,加上了大卫的姓氏。
  在大卫发现珙桐后,西方不少植物采集者都把采集这种美丽的树作为来华的目标之一,其中最著名的是英国的威尔逊。这位与中国植物结下不解之缘的著名植物采集家,一踏上中国的国土,就前往云南西南部,请教已在华生活了近20年的奥格斯丁·亨利。因为亨利曾任教英国驻湖北宜昌领事,并报道过关于珙桐的见闻。亨利给威尔逊画了一幅珙桐分布地图,并告诉他在宜昌周围与英格兰面积相仿的范围内都在这种树。威尔逊根据亨利提供的线索,在长途跋涉之后来到神农架边缘地带,终于在一天黄昏见到了珙桐,但这只是一段立在农舍旁的珙桐树桩。这一晚威尔逊几乎彻夜未眠,第二天一清早他就奔向附近的山林细心搜索,终于找到一片已经结果的珙桐林。
  当威尔逊带着珙桐种子踌躇满志地返回英国后,听到了有关维尔玛瑞恩园中已经种植了珙桐的消息,非常遗憾。但以后的观察和研究表明,维尔玛瑞恩园中已经种植的是珙桐的变种光叶珙桐,而威尔逊采集到的才是珙桐。威尔逊因采集到珙桐而终生受雇于美国阿诺德树木园,他在《中国,园林之母》这部书中称:“珙桐是北温带最美丽的树木。”
  珙桐一度时期成为西方热门植物,不仅在一些著名的植物园中扎下的根,而且欧美的许多城市街头、居民庭院也在栽植,成为世界著名的园林观赏树。欧洲人喜欢鸽子,对这种白鸽落枝头的风景树格外青睐,并送给珙桐一个动人的名字---中国鸽子树。
  1954年4月下旬,周恩来总理在世界名城是内瓦参加国际会议时,对街头巷尾一株株满树白花的美丽树木极为赞赏。自己国家这么美丽动人的风景树,却在异国他乡初次相遇,这使他感慨万分。

 【银杏】银杏是被我国著名学者郭沫若赞誉为“东方的圣者”、“中国人文有生命的纪念塔”的宝树,是国家2级保护植物。
  银杏是落叶乔木,属于裸子植物,是世界上最著名的植物活化石。银杏高大长寿,而且小小的树叶充满着诗情画意。银杏叶有着长长的叶柄和犹如打开的小折扇似的叶片,典雅而美丽。如果将叶柄与叶片平面成直角折一下,就好象一只步履蹒跚的鸭脚,因此古人给银杏起了了个形象的名字,“鸭脚树”或“鸭掌树”。银杏叶不易被虫蛀和病染,拾几枚金黄色的银杏叶夹在书本中,就是一枚枚精美的书签。古人以美丽的银杏叶作为传递友情的信物,北宋文学家欧阳修曾收到诗人梅尧臣寄赠的鸭脚(银杏叶),感而赋诗:“鹅毛赠千里,所重以其人,鸭脚虽百个,得这诚可珍。”在我国历代赞颂“鸭脚”的诗句还真不少,陆游有“鸭脚叶黄乌桕丹,草烟小店风雨寒”;兆补之有“五百年间城郭改,空留鸭脚伴琼花”;梅尧臣有“鸭脚类绿李,其名因叶高”,这些诗句表达了古人对银杏的一片珍爱之情。
  银杏像杨柳那样,树分雌雄。每当春风拂面丁香吐艳之时,银杏的花就悄然开放了,但银杏的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花,它没有花瓣,只有花粉和胚珠。当风把花粉吹落到胚珠上之后,秋天便结出了一枚枚如山杏大小的籽实。成熟时籽实变黄,外面还有一层白粉,似杏非杏,所以才被称为银杏。但同杏截然不同的是,银杏仅仅是一枚裸露的种子,而不是果实。它那似杏果的肉质部分只是种子的外种皮,不但有毒不可食用,还有一种令人作呕的臭味。只在砸开白色坚硬的内种皮,才能吃到里面的仁这就是被人们称之为白果的我国传统果品,宁朝初年,白果还是向朝庭进贡的佳品。白果有微毒,不宜多吃,人如果连续吃上1000枚白果就会被毒死。白果虽不好吃,但要吃到也不容易,一般一株银杏要20年后才能结籽,往往爷爷种下的树到了孙子辈才能享用,人们又称这种树为“公孙树”。
  银杏不公优美、典雅,而且不易生病,寿命长,是很好的园林绿化树种。尤其是在工业污染严重,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今天,银杏不仅可以在大面积土壤污染的环境中生长,而且还能抵抗二氧化硫、硫化氢、硝酸雾、二氧化氮、粉尘等多种污染物,被列为抗污染树种之首。但要注意的是,在城市中栽种银杏,要选择雄树,否则银杏种子发臭的外皮会污染城市环境。
  银杏是恐龙时代的遗老,根据化石分析,当时的银杏至少有14属。仅银杏属就有20多个种,是一个非常繁荣的裸子植物群。在距今200万年时,第四纪冰川在欧洲吞食了许多来不及向南“撤退”的植物,其中包括银杏在内。但当时在中国的许多地区内包括神农架发生的只是山岳冰川,在一些地势较低洼的地方,没有被冰雪覆盖,这些被第四纪冰川遗漏的地方,自然就成了银杏的避难所。
  在250年前,只有中国和日本有银杏,日本的银杏是唐宋时代由我国传入的,最早向西方介绍银杏的人,是德国医生的旅行家普费尔。1690年,当他随荷兰贸易代表团来到日本时,对寺庙中的银杏发生的兴趣,并在他的著作《海外漫游》中作了详细地描述。当1712年这部书在欧洲出版后,那里的人才头一次听说世界上还有一种这样的树。1730年来自亚洲的银杏第一次在欧洲落户,被栽种在荷兰中部城镇乌德勒支,24年后由著名的英国皇家植物园从乌德勒支买来了银杏树,栽培在伦敦东部的苗圃中。以后银杏才开始在欧洲广泛种植,现在已经成为备受欢迎的行道树和风景树。

 【鹅掌楸】鹅掌楸又名马褂木。是国家二级保护植物。马褂木是旧时男人穿在长袍外的短褂,鹅掌楸那一片片大过手掌的树叶,就象一件件小马褂挂在枝头。叶的两侧平滑或略弯曲,在向后延伸时略有收拢,好象马褂的两腰,然后叶子的两侧突然向外突出,仿佛是马褂伸长的两只袖子。鹅掌楸不仅叶奇,花也很美。当它的新叶在4、5月间初展时,花就盛开了。每朵花都有9枚花被片,分三层排列,外面3片绿色,向外展开,内两轮的6片黄绿色,整朵花看上去大小、形状和茶杯相仿,有些像世界名花郁金香,所以鹅掌楸的英文名字又叫“中国的郁金香”。是我国的特产树种。
  在美国东南部也有一种“郁金香树”---北美鹅掌楸。它的叶片即有些象又不太象中国的马褂,马褂的袖子又宽又短,而且袖口像被撕破了一样。北美鹅掌楸的花和中国鹅掌楸的花十分相似,只是花更大一些,更像郁金香。这两种鹅掌楸都属于木兰科鹅掌楸属,是这个大家庭中仅存的一对兄弟。但他们却隔千山万水,要见上一面,不但要横渡浩瀚的太平洋,而且还要穿越美国中西部的山脉、沙漠、峡谷和草原。这种同属植物洲际间断分布的现象,在世界上并不多见,是地球漫长历史的产物。
  鹅掌楸是非常古老的被子植物,大约在1亿多年前的中生代侏罗纪晚期就在地球上出现了,当时生长在地球北半球纬度较高的格陵兰、阿拉斯加及北欧等地。到了新生代第三纪,鹅掌楸属已有10余种,分布在欧亚大陆和北美洲,但在第四纪冰期以后,仅在我国南方和美国东南部各有一种残存,这两兄弟对于研究北美和东亚植物区系的关系及其起源,探讨地质变迁都有重要价值。
  鹅掌楸确实是一种本分出色的园林绿化树种,它不仅叶奇花美,而且叶大荫浓。盛夏它绿荫如盖,给人带来几分凉意,深秋金黄的叶子更加秀美动人。如果在一片草地上种上一两株鹅掌楸,就能增加绿地的田园风味。鹅掌楸在我国虽然分布很广,从秦岭淮河以南到五岭以北,从横断山脉以东到东海之滨,都有它的足迹,但已为数不多。鹅掌楸般在山中与常绿或落叶阔叶树相混生,仅在一些地僻人稀的深山区,偶尔才能见到鹅掌楸天然林。

 【千年杉王---铁坚杉】
  小当阳的千年古树铁坚杉,是神农架茫茫林海中最为苍劲挺拔的一株杉树。
  这株铁坚杉,巍峨挺拔,昂首云天,枝繁叶茂,葱茏劲秀。主干坚似青铜,叩之铮铮有声,树身苔迹斑驳,像古青铜器上的翠锈,凝聚着岁月的风霜。古杉如擎天一柱,轧枝蟋云,展目逶迤群峰,俯瞰幽谷山涧。杜甫的名句:“苍皮溜雨四十围,黛色参天二千尺”,正是它最好的写照。
  据考证,这株铁坚杉树龄在1000年以上,它历经宋、辽、西夏、元、明、清、民国等朝代,只要看看它身上扭曲的枝桠、累累伤痕,就不难知道它历尺了多少雪雨风霜,刀光雷电!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山霸,听风水先生说这株古杉乃是采天地之灵气、吸日月之精华长成,如果用它作棺椁,便可骨肉不朽、栩栩如生。他企图独霸此树,砍来当棺材睡。当地群众知道后,他们偷偷把铁钉钉在树上,山霸虽有钢锯利斧,却只能气得十瞪眼。
  古人为了纪念神农,求福免灾,曾经在古杉的基部雷伤处,略加修凿,供奉神农泥塑金像。一时间,香火鼎盛,络绎不绝。随着时间的流逝,铁坚杉伤口愈合,人们惊异地发现,神农塑像竟被大树裹在肚里。古杉虽历尺劫难却仍然保持着盎然的生机,有着顽强的生命力和坚韧的性格,这是生命之树,是不老的象征。
  这株铁坚杉,高达36米,胸径2.47米,胸围7.5米,材积达88立方米。六人合抱还围不过来。前来观赏游玩的人,不仅难欣赏到它那古色古香的雄姿,领略到它的凛然正气,而且可以从中吸取力量,受到鼓舞,增强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勇气。
  铁坚杉的下方刻有当代著名书法家钱绍武先生撰书的《杉王颂》,文曰:“万木凋落,惟尔独盛,巍然屹立,郁郁青青,千年风雪,与尔无侵,乡民膜拜,响应若神,今我来游,如见亲朋,巨干四展,如邀似请,冥交默契,开我心魂,封尔为王,百姓之诚,谁曰不可,虽我非秦,立此一石,祝尔常青,雷电勿施,天下太平。”

  【祭祖圣地----神农坛】
  神农坛是专供炎黄子孙缅怀先祖、祭祀神灵、祈求先祖赐福与庇佑的场所。
  祭坛内神农塑像高大雄伟,庄严肃穆,双目微闭,似乎在洞察世间万物。它以大地为身躯,头像高21米,象征中华民族在21世纪蒸蒸日上,宽35米,与它的高加起来共56米,象征着56个民族的大团结。神农氏在传说中是牛首人身,实际上牛角是古代农耕部落的图腾。
  中间草坪和两旁的墀阶具有我国皇家建筑风格。我国古代称单数为阳数、双数为阴数,“九”是阳数之首,与汉字的“久”同音,有天长地久之意,故两边墀阶全是9的倍数。每边的墀阶有243步,从下往上分解开来为9步、72步、63步、54步、45步。墀阶下面是祭坛,置有九鼎八簋和香炉,每位炎黄子孙即可在此祭拜先祖,祈求庇佑。
  祭坛外围的五色石代表着五行,即金、木、水、火、土,内方外圆,即有天圆地方之意。祭坛的两侧用八组壁画记录着远古神农氏的功德,即降牛以耕、焦尾五弦、积麻衣葛、陶石木具、原始农耕、日中为市、穿井灌溉。八组壁画以艺术的手法叙述了神农氏的丰功伟业,表达了子孙们的无限追恋。
  【神农氏:培育粟谷==>制作耒耜==>制作陶器==>发明医药==>建立聚落==>创集市贸易==>发明五弦琴==>创蜡祭傩舞】
  炎帝神农氏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始祖之一,是我们的祖先神。他出生于“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的母系氏族社会,他的出生地一说是在陕西的宝鸡,一说是在湖北的随州。他在一名叫姜水的河边长大,所以姓姜。由于他善于用火和发明了原始农业,所以被称为炎帝神农氏。
  炎帝神氏是中华民族的第一大发明家,他的许多创造发明,在中华民族的文明发展史上写下了辉煌的篇章。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在我们中华民族的日常生活中,至今还沐浴着这位人文始祖的恩泽。概括起来说,他一生有八大发明创造:一是培育粟谷。人工载培粟谷,中国在世界上公认是最早的。《管子.轻重》篇里说:“神农氏作,树五谷淇山之阳,九州之民乃知谷食而天下化之。”《淮南子.修务训》也说,神农“始教民播种五谷。”二是制作耒耜。生产工具的发明与改进,被认为是生产力进步的标志。对原始农业是最具意义的农具耒耜,相传也是炎帝首先发明制造《逸周书.尝麦》篇说神农为“耒耜钥耨以垦草莽”,《周易.系麦》也说神农“斫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三是制作陶器。创制陶器是人类第一次利用火的威力,改变了事物的化学性质,创造出全新事物。相传陶器也是炎帝发明和制作的。《周书》说“神农耕而作陶”,《路史.外记》也说神农“埏埴以为器”。四是发明了医药。关于炎帝发明医药的记载和传说,特别丰富。《淮南子.修务训》里说“古者民茹草钦水,采树木之实,食嬴龙之肉,时多疾病毒伤之害。于是神农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避就。当此之时,一日而遇七十毒。”《帝王本纪》也说炎帝神农“尝味草木,宣药疗疾,救夭伤人命。百姓日用而不知,著《本草》四卷”。这些记述,为我们生动地描绘了炎帝在为先民病疗疾、创立医学的过程中,不怕牺牲,勇于探索,善于总结的情景。神农架的民间有丰富的关于神农氏尝草采药的传说,相传这里是炎帝神农氏曾经工作过的地方。五是相土地,察水泉,建聚落。随着原始农业的产生和发展,人们开始选取择既适于发展生产,又生活方便的地方建立原始聚落。原始聚落的选定和营造,避免了渔猎、采集时代餐风宿露,东奔西走之苦,生活比较安定起来,人们的健康和社会的正常
        

发展有了比较可靠的保证。《淮南子.修务训》说神农“相去停居,令人知怕避趋”。说明炎帝神农氏为代表的先民们在开创定居生活方面也做出贡献。六是首创集市贸易。私人财产出现,人们有了交换商品的需要,还是约定一定的时间、一定的地点来进行。相传集制贸易的出现,也始于炎帝。《周易.系辞下》说炎帝“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七是发蜉五弦琴。东汉醒谭《新论》说炎帝“上观法于天,下取法于地,于是始削桐为琴,练丝为弦”。《世本.下篇》里更是详细说明了“神农琴”的规格音调,说“神农琴长三尺六寸六分,上分五弦,日宫、商角、徵、羽”。后来又传说是周文王在炎帝五弦琴的基础上又“增三弦,日少宫商”。八是创立了蜡祭和傩舞。蜡祭和傩舞是炎帝时代祭祀活动重要组成部分。《三皇补》说“炎帝神农氏以其初为田事,故为蜡祭,以报天地”。传说炎帝还了一首有名的《蜡祭歌》,歌词日:“土返其宅,水归其壑,昆虫勿作,草木归其泽。”表达了希冀得到皇天后土的庇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愿望。
  面对祖先如此的功业,我们是否应该焚香叩首,击鼓鸣钟,顶礼膜拜呢?
  神农架一般于重阳节左右,在这里举行盛大的公祭炎帝仪式。整个仪式的程序为:肃立;九响钟鼓;主、陪祭人就位;燃烛、上香、献爵;恭读祭文;敬献三牲;播放颂曲;敬献花蓝、敬献功德钱;鸣炮九响;祭祖鞠躬。祭祖仪式结束后,在广场上演出在型祭祀歌舞《光华千秋》,分序幕(炎帝神农)、采药(踏遍青山)、农耕(荒野田歌)、狩猎(野山梆歌)、蜡酒(蜡歌祭酒)、尾声(光华千秋)6幕。自神农坛建成以来,每次祭祀中途,便天降甘霖,的确灵验。

  【
民间歌舞----篝火晚会】
  篝火晚会的节目是根据当地老百姓的民间歌舞,由神农架的土包子文艺演出队编演的。晚会有《蜡歌祭酒》、《民歌对唱》、《山乡婚俗》、《民间歌舞》等节目,具有很强的参与性。如果您有机会,还可以做一回新郎,与山妹子成亲,进一回洞房。请大家做好准备,晚上我们一起去观看吧。
  节 目 简 介
  一、点篝火  从客人中挑选佳宾,是晚会点燃烧篝火拉开序幕。
  二、狩猎  粗犷的舞姿生动再现远古人们渔猎生活的场景。
  三、烤茶歌  一曲悠扬动听的山歌,让您心旷神怡。一杯清香扑鼻的云雾茶,更让您有愉悦的享受。
  四、山歌联唱  形式多样的对歌,您也可以和山妹子凑上两句。
  五、乡土情深  山上竹子当得屋,地上茅草当得屋,只要哥妹情意好,井水当得酒一壶。乡土乡情醉乡人……
  六、伙计歌  “伙计”在山里是一种昵称,相当于现在的亲爱的,山妹子叫您一 声伙计时,您可千万别错过机会回一声“伙计”。
  七、薅草锣鼓  山里人常见的劳动场景,薅草锣鼓声能够消除阿妹嚆草时的辛劳
  八、语言游戏  参与性节目,让您更多了解山里人语言文化的同时有一份小小的 礼品等着您。
  九、戏炊  描述三个山里小姑娘在野外做饭并嬉戏的情景。
  十、双花棍  山里人传统的娱乐节目,您可以上来打一打,山里的妹子会教您。
  十一、祭酒  相传从炎帝时代流传而来,敬天、敬地、再敬人,您可品尝到地道的山里黄酒,体会山里人五花八门的酒规。
  十二、娶媳妇  山里人娶媳妇规矩严,环节多,如果幸运的话,您可当上一次新郎,体会山里的婚俗。
  十三、抛香袋  一个脚踏两只船的小伙子,最终落得双手空空,您接到香袋后, 便可与山里妹子共跳摆手舞。
  十四、舞会  结束语,客人可与山妹子、小伙子跳交谊舞,烧烤食物同时奉上。
  另外,如果您是观众,还可以免费品尝到高山云雾茶、神农架黄酒、烧烤野味、参与节目将送您一份小小的纪念品……
  

 


部分文章来源于因特网或报纸媒体,如有版权问题,请及时通知我们删除或更正。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诚聘英才 |  站点地图 |
Copyright 2003-2004 湖北旅游咨询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