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080年(宋元丰三年),苏轼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常泛舟南来,游憩于樊口、西山。写有《与子由同游寒溪西山》、《樊山记》、《菩萨泉铭并序》等。苏辙有《陪子瞻游武昌西山》、《武昌九曲亭记》诗文。元佑元年,苏轼于汴京作《武昌西山诗》,苏辙、黄庭坚、张耒、晁补之等三十余名士唱和。西山寺“东坡饼”为江南名点。
公元1078——1085年(宋元丰年间),潘鲠居樊口开酒肆,史称“潘生酒”。诗人潘大临从苏黄游,有“满城风雨近重阳”诗句传世。
公元1101年(宋建中靖国元年)秋,黄庭坚重游西山,写有《松风阁》诗(原件为书法史珍品,现藏台湾故宫博物院)。张耒、秦观、范成大、王十朋等游武昌,留有诗作。
公元1102——1106年(宋崇宁年间),奖劝农桑,武昌人口比唐时倍增。
公元1134年(宋绍兴四年),岳飞抗金有功,被封为武昌县开国子,次年晋封为武昌郡开国侯,有岳鄂王庙遗址。
公元1162年(宋绍兴三十二年),县令薛季宣建城台、弦歌堂,重修殊亭、寒溪堂,撰《松风阁记》、《武昌土俗编》。
公元1171年(宋乾道七年),陆游游武昌,作《武昌感事》、《泊三江口》诗。
公元1221年(宋嘉定十四年),武昌县升为武昌军,次年改名寿昌军,为江西路治所。
公元1239年(宋嘉熙三年),宋将孟珙屡败蒙军,后谕葬武昌金紫山。
公元1277年(宋景炎二年),寿昌军升为散府,仍领武昌县。
公元1301年(元大德五年),废散府,武昌县属武昌路。
公元1345年(元至正五年),蒙古人铁山任武昌监邑,于江中龙蟠矶建寺,后名观音阁。
公元1352年(元至正十二年),陈友谅占领武昌,县治一度迁保安。
公元1362年(元至正二十二年),丁鹤年避乱武昌,人称“丁孝子”,隐居南湖畔,留诗甚多。
部分文章来源于因特网或报纸媒体,如有版权问题,请及时通知我们删除或更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