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因西部由巴山、巫山、武当山等构成鄂西山地,故简称鄂。省会武汉。湖北省历史悠久,在郧西、郧县、长阳等地发现古人类化石,证明几十万年前这里就有人类生息。京山县屈家岭出土的蛋壳彩陶,距今已有4000多年;黄陂县发掘出土的商代古城-"盘龙城"遗址,距今也有3500多年,清康熙三年(1664年)置湖北省,省名沿用至今。省内江陵、襄樊等是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行政: 辖1自治州、11地级市、25县级市、39县、2自治县、1林区。
风味肴馔:武昌酒楼的清蒸武昌鱼、老通城的豆皮、谈炎记的水饺、荆州的皮条鳝鱼、石首的鸡茸鱼肚和鱼糕丸子、公安的三鲜头菜、钟祥的蟠龙菜、江陵的散绘八宝、沔阳三蒸等,都是著名的地方风味。
地方文艺:汉剧、楚剧流行全省。汉剧有300年历史,角色齐全,长于抒情。楚剧语言质朴,有浓厚的乡土气息。黄梅采茶戏源于晴末清初,唱腔丰富,影响极广。说唱艺术有湖北大鼓、湖北评书、汉滩小曲、汉川善书等,丰富多彩。武汉杂技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地理:湖北省位于长江中游、因地处洞庭湖以北,故称湖北。地理位置为东经108°21'-116°07',北纬29°05'-33°20'。面积18.6万平方公里。中南部为江汉平原,其余为鄂西山地、鄂北网地与鄂东低山丘陵。北靠河南,南接江西、湖南,东邻安徽,西依四川,西北与陕西接壤。东西宽740.6公里,南北长470.2公里。
基本情况:湖北省资源丰富,河湖众多,为水乡泽国。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5-17°C,1月平均气温为1-5°C,7月27-30°C,年均降水量800-1600毫米。有汉、土家、苗、回、侗、满、壮、蒙古等民族。农、渔业发达,盛产稻、麦、棉、丝、茶、漆、柑橘、鱼。钢铁、汽车、船舶等工业在全国占重要地位。
(说明:葛洲坝, 位于西陵峡末段,是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完成工前我国最大的一座水电工程。该工程1974年动工,1988年完成。)
旅游资源:山水名胜与文物古迹二者兼备。河网水道密集,湖泊众多,素称“千湖之省”(但现今数量与水面减少过半),又与山地、峡谷相结合,故多山水风光,尤以雄伟的长江三峡驰名世界。武当山、九宫山等为道教圣地。神农架是重要自然保护区,不仅珍稀动物种多,“野人之迷”更令人关注。文物古迹与革命胜迹遍布全省,从随州炎帝庙、秭归屈原故里、纪南故城、昭君故里、武汉古琴台、黄鹤楼、蒲圻三国赤壁直到武汉起义军政府旧址、京汉铁路工人运动“二七”纪念馆,可以了解中国历史上的许多重大历史事件。
部分文章来源于因特网或报纸媒体,如有版权问题,请及时通知我们删除或更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