秭归下游7公里的江北岸,便是香溪河口。碧绿的溪水和金色的江水在此汇合,泾渭分明。河口一镇,亦名香溪。
香溪发源于鄂西的大神农架群山中,溪水四季常绿,清澈见底。传说昭君在家乡时常临溪浣洗,有一次她颈上的项链断了,一串珍珠散落溪中。从此,溪水转清,含脂气,故名香溪。其实,香溪的由来,应追溯到屈原。《水经注》记载:“长江流经夔子城南,城东有一条溪,叫‘带乡溪’,向南流入长江。” 说‘乡溪’是以屈原大夫的“归乡”而得名。宋以后,“乡溪”改作“香溪”。
三峡蓄水后,香溪俨然成″香江″。这条新生的″黄金水道″,将三峡和神农架两个世界级的旅游区连在一起。
2003年6月之前的香溪,轮船只能从溪口进去一两公里,在离溪口40 多公里的贾家坡,修建了一个可泊2000吨吨位的轮船码头,三峡大坝蓄水后,轮船可直接经香溪口进入贾家坡,而轻便的客船则走得更远,可溯至距河口60多公里的一个集镇。从贾家坡轮船码头乘车至神农架自然保护区,只有73公里路程。
部分文章来源于因特网或报纸媒体,如有版权问题,请及时通知我们删除或更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