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12-29 17:37:21) 旅游是山水和心情“煮”成的“麻辣烫”,经过了2003年“非典”的冷却之后,重新沸腾在2004。国际旅游节、华中旅游博览会、自驾游、欧洲游、香港自由行……2004年的武汉人有着许多关于旅游的“胃口”,也有着许多关于旅游的“刺激”。
在《旅游》的天地中,在过去的一年里,我们通过“跟我去旅行”、“本次到达”、“我在路上”等,将荆楚和神州大地的山山水水,定格成了一段段心情文字,每周定期呈现在您的眼前。一路游来,在跨进2005年之前,我们一同回首2004年路上的风景,让种种美丽,随时光沉淀在记忆深处。
八宝“底料”
新盛会:华中旅博会&国际旅游节
2004年,两次旅游盛会将武汉人的激情带到了顶点。四月天里,华中旅游博览会芳菲正展,而十月份的武汉国际旅游节更是精彩纷呈。他们像两座交流的平台,将武汉和湖北展示给了外面的世界,又将外面的精彩带到了武汉人面前。在这两次盛会的推动下,武汉旅游的春天渐次盛开。
新主流:自驾游&自助游
个性是这个时代的主题。2004年新兴的旅行方式中,开汽车的和徒步走的早已大有人在,但令人欣喜的是武汉人的身影越来越多———不少武汉人的私家车轮胎开始沾染泥土的芬芳。而越来越多的武汉人也开始选择做个背包客,以“驴友”的身份闯荡这个山水江湖。不论是“司机”还是“行者”,他们都渐成主流,一边终结着丰富的2004,一边又开启了充满想像的2005。
新团队:夏令营&老年团
尽管利润低、风险大,但对象直指青少年的夏令营还是在2004年的夏天,成为旅行社们吆喝的“卖点”,让内蒙古大草原的辽阔、大连港的海风海浪,伴随一次次长途跋涉,进驻孩子的心灵版图;那些有时间有闲心的老年人也成了风景邀约的对象,“千名老人下江南”、“千名老人上川江”办得风风火火。2004年的旅游市场越来越细,不同类型的武汉人在“物以类聚”的细分中,完成了一趟又一趟属于自己的山水邀约。
新方向:欧洲游&市内游
2004年9月1日起,武汉人和全国人民一样,增加了26个充满文化意味的旅游目的地———欧洲26国向中国统一开放。当莱茵河的波涛、塞纳河的歌声在远方深情召唤时,“其实你不用去远方”又在武汉人耳边悄然唱起。动物园的轮番登场,“六大客厅”(汉口江滩、武昌江滩、汉阳南岸嘴、洪山广场、中山公园、江汉路步行街)新“菜式”的倾情推出,省内六条精品线路、一江两山游等“省内游”的风生水起,吸引着不少武汉人留在了家门口。不过,不管是“远”还是“近”,脚步有了新的行进方向,不是更好吗?
六大“配菜”
纯自然
绿色,无污染,纯天然……这些不仅仅是对食品的要求,对于旅游来说,武汉人也开始追捧那些更具有个性、更为天然的景点来。“清水出芙蓉”,于是,西藏清寒无垠的原、稻城亚丁连绵高耸的山、四姑娘山上缱绻缤纷的云气、靠近玉龙山的丽江古镇的悠闲惬意……在2004年开始成为武汉人最向往的风味,这些属于“驴友”的经典线路,不断加入了更多的“尝鲜”队伍。因为在这些地方,不仅仅是我们的眼睛得到了冰晶莹的洗涤,灵魂也在这一片纯粹中得到了升华!
漂流
尽管大江汹涌而过,千湖星罗棋布,但武汉旅游的“水文章”是从2004年开始更加抑扬顿挫起来的。2004年,武汉人纷纷坐上皮划艇,扮演起了“击水中流”的豪气英雄。九畹溪漂流的惊险刺激、杨家溪漂流的军事特色、野人谷漂流的神秘风情、兰草谷冲浪的悠然惬意……急滩环绕,百舸纵横,持桨斗浪的武汉人,度过了一个惊心动魄的2004。
文化
山河路短,小镇情长。人们流连在山水之间,往往会遗忘时间的存在,而2004年劲吹的古镇、世遗旅游风,却让人们重新置身时间当中,开始品味文化图景中的光阴滋味。西递古墙上的青苔、钟祥明显陵的历史风云、恩施鱼木寨中的石刻、岳阳张谷英村中的磨盘流水都带着淡淡的风雅。当武汉人在大城市的繁华热闹中有点腻味时,文化小镇的清淡宁静成了调剂他们口味的一道大餐。
温泉
在温泉中“泡澡”也是“旅游”,那雾气氤氲中的快感就是旅游的真谛。2004年的武汉人,也越来越多地领悟到了“温度”的真谛。当人们随意收拾,驾车去庐山脚下的天沐温泉、鄂南深处的咸宁温泉沐浴时,享受的不仅仅是硫磺鼻息之间的健康气味,更是一种闲适自得的生活姿态。
“红色”
在2004年的旅途中,“红色”因为它的凝重和历史而成为一种经典之色。人们纷纷坐上火车,奔赴那些堪称“圣地”的景点,去伟人故居,到革命旧址。“武汉—红安—麻城—罗田—英山—浠水”的“大别山红色之旅”,更是在2004年震撼着武汉人的精神,让他们重温曾经激情燃烧的岁月,也让他们领悟出别样的风景来。
工农业
2004年的湖北,有7家工农业旅游点列入全国示范点。三峡大坝的高峡出平湖,洪湖蓝田里的泛舟采菱,鄂州梁子湖的“渔家乐”……工农业文明带来了浮生半日的闲情,人们开始感叹:原来风景这边独好啊!
部分文章来源于因特网或报纸媒体,如有版权问题,请及时通知我们删除或更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