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关于我们
  本站服务
首  页 | 景点荟萃 | 旅游新闻 | 旅行知识 | 荆楚文化 | 风景壁纸 | 实用查询 | 企业会员 | 地接湖北 | 旅游论坛 |
线路大全| 优惠信息 | 国内机票 | 国际机票 | 酒店预订 | 人才招聘 | 导游天地 | 自驾车 | 旅游经理人| 户外运动 |
武汉旅游 | 宜昌旅游 | 荆州旅游 | 襄樊旅游 | 恩施旅游 | 十堰旅游 | 神农架旅游 | 荆门旅游 | 咸宁旅游 | 旅游导航 |

馆所简介
  位置导航: 首页>>旅游景点>>武汉景点>>省博物馆>>馆所简介

       湖北省博物馆筹建于1953年,是湖北省唯一的省级综合性博物馆,也是全省最重要的文物收藏、研究和展示机构。馆舍位于风景秀丽的武昌东湖之滨,占地6.5公顷。
  
    馆藏文物20余万件,含一级文物812件(套)、国宝级文物16件(套)。其中以出土文物为主,器类主要有陶、瓷器,青铜器,漆木器,简牍、兵器、古乐器、金玉器,古代字画,古钱币等。
  
    目前(2003—2005年)正在进行馆舍扩建,建筑面积为32200平方米。已建成的编钟馆建筑面积达5700平方米。陈列有《曾侯乙墓出土文物展》。展品主要有曾侯乙编钟、青铜尊盘等。馆内设有专门演奏厅,用复制编钟、编磬等为游客演奏以古乐为主的中外名曲是我馆的一大特色。我馆根据考古学研究成果编排的“编钟乐舞”曾20多次赴海外演出,被誉为“中外文化交流中的一支奇葩”。2002年我馆共接待中外游客21万人次。建馆几十年来,我馆积极参与国内外学术活动,并在科研工作中取得累累硕果。首创“乙二醛脱水加固定型古代饱水漆木器”技术1988年获文化部科技进步一等奖,1989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曾侯乙编钟复制研究”、“战国曾侯乙编磬复原研究”等项目分别获文化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及三等奖。
  
    我馆有学术刊物《江汉考古》(季刊),从1980年创刊以来,及时向海内外报道了湖北境内考古发现的新材料及最新研究成果,为学术研究提供了重要资料,编辑出版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江汉考古》杂志共 92 期。成为全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同时编辑出版《湖北省考古学会论文选集》(一)、(二)、(三)共三辑以及三峡考古报告集。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成立于1989年,是隶属于湖北省文化厅的独立法人单位,具备国家文物局认可的考古发掘团体领队资格,在湖北省文化厅(文物局)的领导下,主要担负湖北省境内的文物保护、考古发掘、文物建筑保护设计维修等项工作,承担配合大、中型基本建设的文物保护与考古调查、勘探、发掘任务,组织编写考古报告,开展科学研究。
  
    自考古所成立以来,我们一直把配合大、中型基本建设工程的文物保护与考古发掘工作放在首位,十多年来,相继和正在完成配合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北)京九(龙)、合(肥)九(江)、焦(作)柳(州)、长(江埠)荆(门)、西(安)南(京)等项铁路工程;(北)京珠(海)、黄(石)黄(梅)、襄(樊)十(堰)、襄(樊)荆(州)等项高速公路工程;清江高坝洲、隔河岩、水埠垭等项水库工程的文物保护与考古发掘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已出版 《郧县人》、《宜都城背溪》、《武穴鼓山》、《盘龙城》、《曾侯乙墓》、《包山楚墓》、《云梦睡虎地秦墓》、《江陵九店东周墓》、《江陵望山沙冢楚墓》、《肖家屋脊》、《铜绿山古矿冶遗址》、《柳林溪》、《庙坪》,《土城》等考古报告及学术专著.


部分文章来源于因特网或报纸媒体,如有版权问题,请及时通知我们删除或更正。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诚聘英才 |  站点地图 |
Copyright 2003-2004 湖北旅游咨询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