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夔门北岸草堂河口处的石盘上,有两根铁柱,各高6.4尺,当枯水时才露出水面,这是古代拦江守关的铁索柱。
据司马光的《资治通鉴》记载,三峡内设置拦江铁索的历史非常悠久。五代时的蜀王曾在夔州设置镇江军,以张武为峡路应援招讨使,把守峡江。后唐同光三年(925年),在荆州一带割据自立的南平国国王高季兴,欲经三峡进取施州(今湖北恩施),亲率水军溯江而上。因“张武以铁锁断江路”,南平军不能得逞。现存的夔门铁柱是宋代末年所置,曾有拦江铁链七条,长277丈。铁柱旁的岩石上,尚有元代题刻。
部分文章来源于因特网或报纸媒体,如有版权问题,请及时通知我们删除或更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