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游洞在宜昌市郊的西陵山上,唐代以前它还是一个无名的石灰岩溶洞。相传唐元和十四年(819年),白居易与其弟白行简在夷陵和诗人元稹不期而遇,三人相约同游此洞,并各赋诗20首,书于石壁,由白居易作《三游洞序》,序云:“以吾三人始游,故目三游洞”。100多年后的宋嘉佑元年(1056年),苏洵、苏轼、苏辙父子三人由眉州赴京城开封应试,途经夷陵,也同游三游洞,亦各题诗一首于洞壁上。后世有前三游,后三游之说。
三游洞有两个蜿蜒相通的洞口:小者须匍匐而进;大者广阔如城门,洞顶上刻“三游洞”三个字。大洞高6米,深宽各约二、三十米,中间横列着3根钟乳石柱,把全洞分隔成前后两室。前室空旷明亮;后室室顶空圆,其形如悬钟。洞内外有历代的石壁题刻和碑刻,至今犹存者尚有宋代欧阳修的题刻和明代重刻的白居易《三游洞序》等40余件古文物。
门票:30元
部分文章来源于因特网或报纸媒体,如有版权问题,请及时通知我们删除或更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