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葛洲坝简介 |
|
|
|

一、工程全景 长江出宜昌南津关后,江面骤然由300米拓宽到2200米,流速也突然变缓。在宽阔的江面上,横卧着长江干流第一座大坝--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
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从1970年开工,到1988年竣工,历时18年,总投资人民币48.48亿元,是我国自行设计、建造和安装的长江上第一个综合性水利工程。为兴建这个工程,近10万建筑大军挖填了1亿立方米的土石方,浇筑了1000万立方米的混凝土。如果把这些土石按1立方米见方连接起来,总长度相当于我国2万多公里的陆地边界线和1.8万公里的海岸线。
二、水力发电厂 葛洲坝水力发电厂是目前已建成的亚洲最大的电厂,由装机14台的大江电厂和装机7台的二江电厂组成。葛洲坝水力发电厂目前拥有很多全国之最:
中国最大的电厂 葛洲坝电厂于1981年12月第一台机组投产并网发电,1988年12月21台机组投产并网发电,年均发电量155亿千瓦时。截止到1997年10月9日累计发电总量达2000亿万千瓦时。
送电范围全国最大 葛洲坝电厂由华中电管局调度,输送到湖北、湖南、江西、河南四省;同时,通过葛洲坝换流站输送到上海,并成为华中、华东两大电网的联络纽带。
自动化程度在全国领先 在全国百万千瓦以上国产设备的水电厂中,葛洲坝电厂率先实现和达到运行管理水平无人值班(少人值守)的自动化程度。 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全国居第一 安全运行16年,累计发电量2000亿千瓦时,按1990年不变价0.079元/千瓦时计算,创直接工业产值158亿元。
发展前景广阔 葛洲坝电厂担负着运行管理和经营长江三峡电厂的历史重任。到2003年三峡电厂第一批机组投产发电,葛洲坝电厂和三峡电厂成为一个电厂,总装机容量超过2000万千瓦,年发电量达1000亿千瓦时。
三、葛洲坝泄水闸 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控制长江上游100万平方公里范围的来水。每当汛期,江水流量极大。据历史记录,1870年长江出现过11万立方米/秒的巨大流量;本世纪30年代,长江在1931年和1935年连续发生大洪水;1954年长江遇上百年罕见的全流域洪水,受灾面积5400万亩,灾民1888万人。为安全宣泄上游来水,在葛洲坝水利枢纽的中央,修建了27孔泄水闸,泄水闸每孔最大流量为3000立方米/秒,27孔泄水闸全部开启,可安全宣泄8万立方米/秒的流量。
除了泄洪,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还担负蓄洪的重任,在汛期可拦截住上游洪峰,以减轻长江中下游的防洪压力。
四、防淤堤 每年由葛洲坝水利械纽通过的泥砂,约5亿吨,如不采取防淤措施,入库的泥沙和卵石,将逐渐沉积,阴塞航道。大坝设计人员根据“静水通航,运水冲砂”的理论,在大坝两面三刀侧设计了两道与大坝垂直的防淤堤。两道防淤堤,左边长1750米,右边长1000米,它们可将长江分割成三股水流,使大坝两边的船闸进口与长江主流分开,形成单独的人工运河,以保持水流平衡,减少航道淤积,上游航道紧束后,便于通过束水冲砂,再加上大坝左侧的6也冲砂闸和右侧的9孔冲砂闸,在汛期冲砂一两天就可将上下游航道的泥砂冲刷干净。
五、船闸 大坝两侧建造了专门用于通航的三个船闸,其中1、2号船厂闸大小相同,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航闸之一。闸室长280米,宽34米,可以通过万吨级大型船队,这两座船闸的下闸首人字门,高达34米,宽19.7米,厚2.7米,每扇门叶有11层楼高,重达600吨。三号船闸,闸室长120米,宽18米,可通过3000吨船队。三个船闸,年单向通过货运能力近期2000万吨,远期将达到5000万吨。
| 门票:20元
部分文章来源于因特网或报纸媒体,如有版权问题,请及时通知我们删除或更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