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蒙古民族音乐文化的百花园中,马头琴巧夺天工、光彩夺目。当您接触到深情委婉的马头琴,自然会被她纯美的音色及草原风格的演奏所吸引,领悟到蒙古民族勤劳、朴实的品格。
马头琴,蒙古人称之为"莫琳胡儿",是蒙古民族的代表性乐器。
马头琴也具有构造简单、携带方便的特点:一棵高傲的马头挺立在上方,细长的琴杆连着梯形的共鸣箱,两支弦轴分立在马头的左右,紧拉着两根琴弦,还有一把与琴体分离的琴弓。正面看去琴体犹如一匹马变了形的半身像。蒙古民族非常珍爱马头琴。走进一座普通的蒙古包,一把高挂在"哈那"(即用木架组成侧壁)上的马头琴会映入你的眼帘。你须整洁衣冠,洗净手掌,拿下马头琴拉上一弓,就表示对主人的尊敬。
马头琴的音色纯朴、浑厚,极贴近人声。演奏时采用坐势,将共鸣箱夹在两腿之间。早期的马头琴主要担当史诗说唱及民歌的伴奏,一首民歌就是一支马头琴曲,人声起便可琴声合,尤其是同蒙古民族的"乌尔图道"(即长调民歌)相结合,更具草原文化的韵味。随着社会的发展,马头琴进入了艺术的殿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