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贴亦称补花,是刺绣的一种形式。它利用做衣被剩下的边角碎料,在底布上拼成各成图案,先用浆糊贴牢,再用针线沿着图案纹样的边锁绣,将其固定。鄂东南阳新一带农村姑娘出嫁,大都随身携带一个别致的“布角包”,内装缝制嫁衣嫁妆时余下的各种布头。过门后,利用时间为未出世的小宝宝缝制布贴衣物、抱裙、涎兜、鞋帽等,不用花多少钱,而且做出的东西漂亮结实耐磨。布贴独特的刺绣制作方式,使它更注重整体的布局和变化,不拘泥繁琐的细节。
湖北是楚文化的发祥地,民间刺绣在一定程度上依然保持着楚文化的传统。楚人崇凤,故民间绣品中的凤凰姿态万千。有的雄健威武,有的轻盈飘逸;硕大的冠,五彩缤纷的羽毛,一尾、二尾、三尾,甚至无尾,全凭艺人以浪漫遐想,信手拈来。用于喜庆场面的民间绣品,多取大红或深红底色;而日常生活用品,则多取黑色或深蓝色。这固然是从实用出发:红色吉利红火,黑色耐脏耐用,但也与楚先民偏爱红、黑两色的传统有内在联系。
部分文章来源于因特网或报纸媒体,如有版权问题,请及时通知我们删除或更正。
|